社区首页 / 回忆 / 帖子详情

北野武: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发表于:2017-06-10 11:18 [ 只看楼主] 4158 0 0

最近尝试了一下kindle的无限畅读服务,很偶然读到了北野武所写的关于父母的回忆录《菊次郎与佐纪》。

说偶然,也不算偶然。之前某篇文章里提到过北野武,那个细节讲的是叛逆的少年在穷困潦倒时,母亲偷偷地在他背后付房租。印象特别深刻。

我一直以为北野武是那种凶狠与冷酷、幽默又讥讽,还带有一点点文艺气质的黑帮老大一样的导演。没想到他还能写出这样温情的回忆片段。

Kindle书库里推荐的时候,我就默默存下了。没想到会一口气读完。

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歌颂父母双亲的温情默默的回忆录,谁知道,作者在行文中充满了讥讽、自嘲、和对父母的抱怨。

北野武在一开篇就写到,乘坐清晨的电车,去医院看望养病的母亲,“总觉得自己不能以一副清醒的面孔去探病,我不由得跟车上的售货小姐要了一罐啤酒。”可以想见,他同母亲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感觉反正不会是特别正统的母慈子孝的样子。

在探病前,他与母亲通电话,也是令人瞠目结舌。听说儿子要来探病,母亲二话不说就要求儿子带三十万日元的购物券,还有零用钱三十万等,听出儿子有一点犹豫,就干脆地说:“这点事都办不到啊,混蛋!”

这不就是那种常见的家庭剧里,毫不讲理,像吸血鬼一样粘附着子女的母亲吗。他要把这样的母亲公诸于世人面前吗?北野武可真敢写。

北野武确实敢写。

他写自己的母亲空抱着虚幻的、不能被证实的高贵身份,看不起入赘的醉鬼父亲,把自己的改变命运的意志强加到子女们的身上。他敢写母亲言语刻薄、恶毒又一针见血。他甚至也敢写母亲在嫁给父亲之前有一段私情,甚至不能确定那个夭折的哥哥的身份。

他对自己的父亲更严酷。作为一个不认字,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油漆匠;作为一个不被家里任何人重视,甚至母亲也会与儿媳站在一起反对自己的男人;作为一个每日只会酗酒,喝醉了总是打老婆的野蛮又懦弱的丈夫;作为一个与自己的小儿子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毫无存在感的父亲;作为一个生性内向,胆小怯懦又浅薄无知的平凡男人,北野武回忆起来依然没有任何遮掩。

他肯定是恨过自己的母亲,也瞧不起过自己的父亲。最终在剥离这层层的恨与怨之后,才能发现那深深的厚重的爱。没有全力以赴地恨过,也就做不到真真正正地热爱吧。

我小时候也常常觉得父母亲不够爱我。

有一件事情曾经令我很难忘记。

小时候我特别怕黑,不敢关灯后自己在黑暗里睡觉。我的母亲是这样教育我的: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她小时候晚上睡觉也怕黑,甚至总觉得床底下有一只狐狸。所以,倔强的她非要钻床底下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狐狸,既然没有,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听完故事的我,真是欲哭无泪啊。首先,我本来就害怕,现在害怕更具体了:因为床底下有可能有只狐狸。其次,母亲鼓励我的方式,堵住了我表达恐惧的出口,令我没有再次表达恐惧的余地——她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只能按照这个榜样走下去。

讲完故事的母亲走了。留我一个人既不敢再要求开着灯睡觉,还要忍受黑暗与那只莫须有的狐狸。我没有勇气钻到床底下去看。我只有“为什么要求助”的无尽的后悔与“你为什么要再给我压力”的怨恨。

多年后的深夜里,我把这件事情讲给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听,以此作为出发点来阐述我与母亲的关系。朋友缓缓地说,你没发现吗?在这件事里,你的母亲特别倔强,特别强硬,不服输。这不正是你身上的特点吗?那些你遇到困难越挫越强的时候,那些你表现得特别悲观,可是从来不放弃的时候,那些力量不都是你从你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吗?

讲真。我从没这么想过。我从来都是觉得母亲都对我太严厉,太苛刻,不够温情。我从来没想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力量。那一刻,就放佛石化了一样,我楞坐在沙发上,眼泪一下子喷涌而出。我一直觉得我是野蛮生长的,但实际上我一直在不知自地从父母身上获得力量,被塑造与反向被塑造,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在那一刻,我觉得解开了一个很大的心结。

北野武在成为导演之前,首先是一名搞笑艺人。台湾得导演和作家吴念真作序中说,他有着“不是戏谑地严肃着,就是严肃地戏谑者”的独特风格。

能够有着这样非凡表现力的北野武,也是父母无意中塑造的。他的我行我素、游戏人间,取决于从小对母亲的叛逆;他的不苟言笑、语出惊人简直就是母亲的翻版。

小时候,北野武问妈妈“为什么那么大年纪还要生我”,妈妈干脆地说“因为没钱堕胎”。

母亲与一名海军中尉在一起,并冠他的姓“北野”,招赘父亲结婚之后,竟然依然沿用这个姓。

朋友来家里玩,母亲会叫住人家“与笨蛋交往,你也会变成笨蛋。我们家孩子很笨。快回去吧。”把人家赶走,还说“不要再来我们家,笨是会传染的。”别人走后,母亲扭头又说“你别跟那种笨蛋来往,那家伙脑筋太差。”

言语刻薄,而又敢说敢做的母亲,活在今天简直就是行走的段子手啊。北野武就是继承了母亲的这股劲头,继承了这种语言天赋,才成就了后来的北野武吧。

如果说,北野武从母亲身上继承到了语言的能力,那么父亲的过往就给北野武的搞笑生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北野武小时候养过一条狗,它能够在父亲醉归时发出警报。父亲很讨厌它。有一天那只狗咬了父亲,暴怒的父亲扬言要杀掉它,被母亲怼回去之后,拖着咬伤的脚,喊着“痛死了”回屋去。那种强硬后又软弱的样子显得很愚蠢。孩子们躲在被子里偷笑。

北野武在这件事情后这么写道“我生平第一次知道,平常爱摆架子的家伙,一旦失态、出丑,特别好笑,那是闹笑话的基础。从当时全家人鸦雀无声到放声大笑之间,犹如世界停止的气氛,那种感觉,无疑是我搞笑的原点。”

看到这里,莫名有种心酸的感觉。

正是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成就了这样的一个怪才北野武。

这样的家庭里只有恨吗?如果依然活在仇恨与抱怨之中的北野武,是无法写出这样幽默又风趣,犀利又温情的回忆录的。一定是在一生中的某一个时刻,倔强的北野武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与过往的自己,达成了和解。

所谓爱恨随风去,唯有细水仍长流。(本人瞎编:)

也许是与母亲抗争了一辈子的北野武,一辈子想摆脱母亲束缚的北野武,最终发现自己仍旧是母亲的手下败将。

在自己走红了之后,“嗜钱如命”的母亲蛮不讲理又贪得无厌地索要零用钱。看过电视演出,洋洋得意地打来电话,全是言语尖刻的打击。因为八卦报道纠纷,北野武带着手下冲击编辑部被警方逮捕,母亲放话却是“要判刑的话,就判死刑吧。”

这样的母亲确实是人间“奇葩”。可是奇葩母亲的用心良苦要多年之后才能被儿子领悟啊。

判刑的狠话,是因为“不这么说,使人不会罢休啊。”母亲是为了用另外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孩子。那每次冷酷无情索要的零用钱,最终都积蓄在了一张存折里,她担心艺人这种职业不稳定,儿子又大手大脚,这是要给孩子留一份保障啊。

母亲过世后,北野武才意识到母亲对他的影响有多大。正是母亲刻薄的语言,严厉的约束,才不断推动着他向前走。为了拍片减肥,跑了30分钟就想休息。看到母亲的遗照一眼,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随时会挨骂。

吴念真评价说,北野武与母亲的关系好像梭子蟹与鳗鱼,因为梭子蟹的虎视眈眈,所以鳗鱼不得不在自我警觉之中认真活着。这评价还真是精准又深刻。

我们所拥有的父母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想要的,可他们所给予的也非我们所能预料到的。当恨与不解慢慢变成感激的时候,才是一个人真正长大吧。

如果,最终对母亲的情感转变成依赖与敬佩的话。北野武对父亲就是疼爱与怜惜。

我只看过北野武的一部影片《菊次郎的夏天》。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才恍然大悟。也许这部电影是拍给他的父亲的吧。

在电影里,菊次郎内向,懦弱,还有点萌蠢,他跟着奶奶生活,没有爸爸,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明明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被北野武拍的温情又幽默。他在这部片子里,想成为守护自己爸爸小时候的那个人吧。

在北野武眼里,父亲是一个惹人厌又被人瞧不起的人。家里每一个人都讨厌他,他会炖掉姐姐心爱的小鸡下饭,也会把北野武心爱的棒球棍当做木柴烧,他还会借着醉酒大闹姐姐的婚礼,爆粗口,赤裸身体,粗鲁又无礼,令大家都觉得丢脸。同时他又很可怜。父亲没有拥有继承自己姓氏的子女,喝醉了只会欺负母亲,在外面不敢惹事,忍气吞声。父亲也有很多令人瞧不起的小毛病。没钱却爱买新东西。家里新装的浴盆,泡澡时差点死掉;家里新装了电话就装模作样地打给别人;收集了一枚心爱的印章就想到处显摆哪怕用不着也要强行用一用。这种萌蠢的模样又令人忍不住心疼。

小时候的北野武并没有得到父亲多少爱,除了挣钱养家,这是一个完全没有用的父亲。如果说母亲强烈干涉北野武的生活的话,那么作为父亲,他们甚至在生活中都没有什么交集。尽管这样,北野武依然用等量于母亲的篇幅,回忆了父亲并不怎么样的一生。

那些他在舞台上表演的惹人捧腹的段子,很多都是父亲真实的人生啊。

在理发店里理发被割破脸,也不好意思说对方。自己烤的地瓜被众人拿走也不敢吭声,回家却气得跳脚骂人。钓鱼时喝太多,结果跨过水面的木头跌进水里。这些生活中的糗事,都能够出一本“糗事百科”了。

父亲与母亲的对话,更是现成的材料:

老爸在外面学会一句谚语,回到家卖弄“人啊,最重要的是忍耐,因为三个人坐在石头上。”

“是三年吧?三个人坐在石头上干什么?”母亲一脸“这家伙真蠢”的表情,那模样已经进入相声世界了。

北野武在舞台上搞笑着,用这种奇特的方式慢慢与陌生的父亲靠近,并最终读懂他。北野武对父亲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爱吧。他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多少爱,却最终把自己对父亲的爱融进了电影里。

我们最终都要与自己的父母和解吧,然后放掉那些偏激的执念,最后也放手对自己的斤斤计较。

北野武说:“我认为,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我爸’花在嘴上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小鬼。”

我们都有长大后需要负责任的一天,那时我们再也无法把自己的错误推给父母“都怨你”,“都是你们把我变成这样”。正如北野武所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无法真正长大的。

我们当然需要明白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们也需要明白父母经历的什么才成为了最终的他们。只有明白他们经历了什么,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对你那么做。弄明白了这些,就会发现,除了抱怨与反抗,其实还有其他选择。

我的孩子有时候对我不满意,也会说,妈妈,我不要你做我的妈妈了。他通过拒绝我表示反抗。我站在原地看看我小时候,我可能做了跟儿时母亲对我同样的举动,也可能正好是与母亲当年相反的举动。你看,我并不想,可那些痕迹正向或反向就这样流进了下一代的生活里。

我也不敢打包票我就是个好妈妈吧。我尽力去爱了,把小时候得到的所有的爱,都给了现在的他。至于以后有没有怨恨,要不要谅解,那就是关乎他成长的事了。

北野武在本书的最后笑噱着写道“(本故事纯属虚构,一切与实际人物无关)”。

这才是真正的北野武啊,真真假假,严肃与搞笑。到底这更像母亲多一点呢,还是更像父亲多一点呢。

没所谓吧。

反正,你是菊次郎与佐纪的孩子。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