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风水 / 帖子详情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发表于:2017-11-14 14:24 [ 只看楼主] 42579 0 0

中国历史上素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在长达千年有余的时间里,洛阳城北的邙山有6代24帝长眠于此,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邙山也成了传统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为何会成为帝王钦选的风水宝地呢?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中国古代帝王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营建帝陵,而选址又是重中之重。

一般说来,卜陵风水师寻葬地的顺序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其中,“觅龙”是第一要素。古人称山势为龙,觅龙即寻找生气流动的山。

从中国的地理形势上看,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秦岭等。据已知的文献,风水理论演化到唐宋之间,开始关注山川的形势、走向和脉络,并热衷于在绵延不绝的山脉中找寻“龙脉”。

堪舆学家说,天下的龙脉都发源于昆仑山,并向东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秦岭入关中,至泰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在风水师看来,尽管觅龙就是要寻找生气流动的山,但龙脉集结处更佳,如《葬书》言:“势来形止,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而邙山属于崤山支脉,起自洛阳孟津,终至巩义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处,绵延100余公里。山虽不高,但蜿蜒而绵长,正是“中龙”主脉的聚结处。

东汉以后,关于邙山乃至洛阳的风水如何优秀,大量出现在风水文献之中。在北宋道士李思聪的《堪舆杂著》中,洛阳还被描述为“四山紧拱,河洛悠扬”的“大聚会”之所。而洛阳北面的邙山不仅是“中龙”主脉的聚结处,且有伊、洛、瀍、涧四水乃至黄河环抱穴地,在风水师眼中,更是葬地的上上之选。

但风水真的是氓山帝陵云集的唯一原因吗?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从周公营建洛阳城到西汉灭亡,邙山其实一直名不见经传。那一带更多被称为“郏”——这个字形象地说明它的位置,处于黄河及其支流(伊、洛)之间,屏障洛阳以免遭黄河水患。甚至在东汉光武帝刘秀营建寿陵时,也压根儿不见“邙山”二字。

但奇特的是,东汉灭亡之后,尤其是两晋文献中突然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邙山、北邙字样,唐之后更涌现了大量与邙山相关的诗词歌咏。那么,东汉及至两晋期间邙山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要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说起。当汉光武帝刘秀与大臣窦融讨论陵墓营建的时候,风水名著《葬书》尚未面世。但这君臣二人的决定,却改变了历史。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当年征战关中,刘秀在长安附近拜谒西汉先帝诸陵时,目睹了厚葬成风的西汉帝陵被盗掘的惨状,于是诏令天下,实行简葬。

可是,到了刘秀登基后有机会营建寿陵时,大臣窦融犯难了。窦融曾是王莽旧臣,在战乱中小心翼翼才得以自保,归附刘秀后更是老实持重。刘秀正是看重他这一点,才命他为将作大臣,负责掌管宫室、宗庙、陵园的土木营建。按照卜陵风水师的指示,窦融登上邙山,发现刘秀是第一个在邙山上营建帝陵的人。

他上书刘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刘秀,现在即可抛弃从前薄葬的诏令,利用邙山空旷的地表,修建巨大的封土,以显示刘秀光复汉朝的神功。

但刘秀仍然担心若营建的帝陵过于招摇,难逃后世盗掘的厄运。他回复窦融道:“太宗(汉文帝)识终始之义……(故)遭天下反覆,而霸陵(汉文帝陵寝)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令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窦融明白了,原来刘秀的意思是仿照先帝西汉文帝与窦皇后合葬的霸陵为样板,不像西汉其他诸陵那样营建巨大的覆斗型坟丘,而是因山为陵,在邙山上模仿自然山丘的形状,并引来天然流水,久而久之,使陵园与周围自然融为一体,令盗墓者难以发现。

如此一来,覆斗型巨大陵寝成了往事。而一种半球形的、外观类似于小山丘的封土形制却悄然诞生。刘秀开创了后世帝王“因山为陵”的葬制。

而且,刘秀的做法可能与黄老学说有某种暗合。因为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主张,正是晋朝人郭璞《葬书》的主要理论。为此,邙山的帝王陵墓直接启发了以东汉道教为基础的风水理论,邙山也成为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风水圣地。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如果要更为客观地理解氓山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洛阳千年帝都的身份。

武王曾临洛水之滨,他向南可以看到伊阙、木古、轩辕,向北望见太行,认为此地是极佳的建都位置。此后,周公则亲自勘测其地,绘制了详细的城市规划图,营建洛邑作为陪都。到周平王正式迁都时,开启了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此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后)、后梁、后唐各朝以此为都,是为九朝故都,历时达1300多年。

这里的确是掌控天下所必须的战略要地。

它东面的虎牢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靠崤山、函谷关这一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要塞,北依黄河天险及太行王屋二山,可以西挟关陇,东压江淮,北通幽燕,南达荆楚,正如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言,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是兵家必争之地。

千年龙脉:氓山缘何成为帝王埋骨之乡

东汉时期,洛阳的规模已经极其宏大,班固在《两都赋》中写道:东汉“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时期,从北方迁洛的鲜卑族人更将洛阳营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隋时,炀帝杨广对洛阳地形仍称赞有加。他登上了邙山,向南眺望伊阙而感叹:“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

除军事地理的考量外,洛阳也是一个宜居之地。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河出图、洛出书”之说。所谓洛出书,指的是传说黄帝东巡至洛水,有灵龟从洛水中出来,背负红色纹理文字,献给轩辕黄帝,这就是所谓的洛书,据传大禹依照此图作尚书洪范九帱。

此外,洛、伊、澶、涧四水流贯洛阳平原,气候温和,利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自夏时起,此处就有人居住,到西汉时它已发展为全国性的大都市,隋唐之际更成为“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的国际大都市。

于是,千年以来,这里人烟辐辏,文化发达。在地方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古代,洛阳毫无疑问成了可与“苏杭”相媲美的天堂。

为此,尽管后来因避北方少数民族来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断南移,但洛阳一直是北方重镇。而风水的种子以及对洛阳的思乡之情,随着东晋王朝的南渡和历代中原人因避乱不断的迁徙,也播撒到全国各地,邙山自此反复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邙山不仅成为帝王的埋骨之乡,更成为中国古人心目中的风水圣地和理想的魂归之处。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