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茶道 / 帖子详情

“黄花闺女”的由来——公主与处女的结合,

发表于:2017-06-11 15:16 [ 只看楼主] 4401 0 0

尚未出嫁的女孩一般叫做“黄花闺女”,这个称呼是如何得来的呢?传说中“黄花闺女”一词源于金陵,即今日江苏南京。

据传,南北朝刘宋时定都南京,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宫里玩累了,便躺卧于宫殿檐下,当时正逢梅花盛开,一阵风过去,梅花片片飞落,有几瓣梅花恰巧落在她的额头上。梅花渍染,留下斑斑花痕,寿阳公主被衬得更加娇柔妩媚,宫女们见状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从此,爱美的寿阳公主就常将梅花贴在前额,以此作为装扮。

寿阳公主这种打扮其后被人称为“梅花妆”,传到民间后,许多富家大户的女儿及歌伎舞女都争着效仿。但梅花是有季节性开放的,不能于四季供人采摘,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设法采集其他黄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妆,这种粉料便叫做“花黄”或“额花”。由于梅花妆的粉料是黄色的,加之采用这种妆饰的都是没出阁的女子,慢慢地“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了。另说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所以在闺女前面加上“黄花”二字,就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而能保持贞节。

据考证,历史上刘宋朝的寿阳公主就是会稽宣长公主,生于383年,卒于444年。关于她始创“梅花妆”的记载见于宋代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所言:“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五代前蜀诗人牛峤《红蔷薇》“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即说的这个典故。

由此可见,“梅花妆”在当时极为盛行。至今在敦煌壁画中,我们还可看到有在额上贴着四瓣或五瓣梅花形图案的人像。后代文人爱极了“寿阳公主梅花妆”这个故事里的意淫调调,诗词里不断重现当日情境,也产生了姜白石著名的《疏影》词里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这样的佳句。

时过境迁,后人关于历史的猜测却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可以认为“梅花妆”与“花黄”并非同源的妆饰,也可以认为寿阳公主在“花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成“梅花妆”。总之,若一再强调其所谓真实来源,若姜白石等人追根究底,也就不会出现那些意境优美、赏心悦目的作品了,这岂不大杀风景?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