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历史 / 帖子详情

补子图案有讲究 官员品秩高低秘密在其中

发表于:2017-06-15 17:35 [ 只看楼主] 4699 0 0

本文作者黄强

古代官员、官服距离我们的时代,颇为久远,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接触不到,读者了解的官服,多半是从影视剧中了解的。或许读者对古代官员的补服还有些印象,文武官员身穿胸前绣着圆形或方形纹样的官服,那纹样中有的是狮子、虎豹,有的是仙鹤、锦鸡。这个补服是明清时期官员的制服,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时期官员的制服。历朝历代的官服有区别,但是说补服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官服,未尝不可。补服之所以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也是有讲究的。

【图152,《女医明妃传》剧照】

明代官员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其中以常服最有代表性。洪武三年(1370)规定官员视事穿常服,戴乌纱帽,团领衫束带。公、侯、伯、驸马、一品用玉带,二品用花犀带,三品用金钑带,四品用素金带,五品用银钑带,六品、七品用素银带,八品、九品用乌角带。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常服用补子分别品级。因此常服又称为补服。此时,祭服、朝服、公服仍然存在,也有相应的等级规定,但是常服用补子来标识官员的品秩渐渐成为官服的主流。补服就是明清时期在服饰的前胸及后缀,用金线或彩丝锈成的图象徽识(补子)的官服。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集历代专制统治之大成,实行了一套有史以来最完备的统治制度,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龙成为明代皇帝独有的徽记,威权的象征。洪武二十四年(1391)定常服用补子分别品级,文官绣鸟,武官绣兽。何以用鸟兽为徽识?道理很简单,既然皇帝以龙为代表,文武百官自然该以禽兽比拟,方好“百兽率舞”了,于是,文臣武将只能以一种特定的动物为标志,把它绣在前胸及后背上的两块织锦上。

明代补服类袍,盘领右衽,长袖施缘。《明史·舆服志》《明会典》规定,明代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溪鸟】䳵,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杂职未入流绣练鹊。风宪官绣獬风宪官即御史监察官。武官: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虎,四品绣豹,五品绣熊罴,六品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以上规定的补子纹样,到了明代中期及后期,文职官吏尚能遵守,有不遵循其制度的,武职品官,后期补子概用狮子,也不加以禁止。

【图153,麒麟服展示图】

麒麟补子原为公、侯、伯、驸马、一品武官专用,后来锦衣卫至指挥、佥事而上也有服用麒麟补子者。明武宗正德年间,滥用麒麟补子,甚至波及中低级官员。这实际是朝代纲纪紊乱的结果。至嘉靖、崇祯年间,又重行申饬,禁止僭越官职品服。

【图154,明代第六代魏国公徐俌麒麟服】

此外,明代尚有葫芦、灯景。艾虎、鹊桥、阳生等补子,乃是在品服之外的一种补子,是随时依景而任意为之的。、

说明:本文系企鹅号签约作者黄强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授权。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研究涉及中国服饰史、置业经济史、民国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说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南京历代服饰》《消失的南京旧景》《趣民国》《金瓶梅风物志》等著作15本。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