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趣星闻 / 帖子详情

做一条聪明的“毛毛虫”,让你不再固守成规

发表于:2017-06-16 17:11 [ 只看楼主] 3608 0 0

很多人都知道毛毛虫,但是却没有人仔细的去观察他们的习性。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直到第八天,在几条“勇敢领袖”的带领下,它们才回到花盆脚下的巢里。

法布尔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毛毛虫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现象,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实际上,不仅仅是毛毛虫会表现出这种形态,我们人类也不可避免的会表现出这种姿态。不仅是在生活中,也包括我们在处理工作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想着以往的经验是什么,往往会重复以前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固有模式,不愿意重新去思考出另外的方法或者思路。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有积极的一面。是因为袭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维,可以缩短和简化解决的过程,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

但与此同时,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力,妨碍问题的解决。而且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创造能力,影响潜能的发挥。

然而不仅是平凡如我们这些平民,或者说出名如郑板桥这类名人,也逃不了陷入这类困境。在郑板桥最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总是避免不了模仿前人在书法上面的造诣。总是突破不了自己,有一天在练习书法的时候,他在自己的腿上写字,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媳妇的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郑板桥猛然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的书画家。

不仅是做学问,做生意,工作上都是如此。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按着别人的经验行事。即使前人的经验是我们借鉴的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事件的发展,前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情况,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会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思考出不一样的方法。

在工作上,我们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前人前辈的经验一定是可靠的选择,遇到任何事情,都是想着别人是怎么做,以前有什么类似的经验没有。这样我们就会陷入一个固有的模式,不会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也不会有突破、有创新。

当生活和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顿时,我们不能再像毛毛虫那样做毫无意义的努力,而应该转变思路和善于另辟蹊径,以便更有技巧、更有效率地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毛毛虫定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试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毛毛虫之所以最后精疲力竭而死,是因为它们盲从,而不思改变现状的方法。在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时代,如果盲目的听信权威,就会陷入巡回枯竭的境地。在现实中,花盆的边缘象征着一个产业在前人的基础上已经制定的成熟的规章,而可供新的创业者食用的桑叶早就被瓜分殆尽。在创业实践中,我们不可以轻易踏进一个已经发展成熟,有其既定规则的领域,并且已无发展空间的领域。我们是需要转变思路,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