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要来了,没什么是一碗羊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碗!

发表于:2017-07-18 10:20 [ 只看楼主] 3645 0 0

在苏鲁豫皖接壤的淮海地区,有入伏喝羊肉汤的习俗。俗话说“热在三伏”,伏天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有“春夏养阳”之说。而伏天吃伏羊正是保护人体的阳气。

羊,作为最早被人类成功驯养的家畜种类之一,对人类的贡献在衣食住行乃至祭祀方面都有着突出体现,而最重要的应属饮食方面。食羊的传统古来已有,先民们很早就捕猎野羊为食物,羊被驯养为家畜之后,更是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所谓“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伏天吃伏羊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民间有“喝上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周礼天官》中有“春行羔豚,膳膏香”的记载。《礼记月令》也记有“仲春之月”,“食麦与羊”的记载。

据《汉书》记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当时的“官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皇帝与大臣们在伏天共享羊肉。不仅宫中吃伏羊,民间也有吃伏羊的习俗,《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民谣曰:“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馍馍羊肉汤。”夏收农忙初过,乡村以吃新麦馍馍、喝美味羊肉汤的形式来欢庆夏季丰收,祈求秋季风调雨顺,在这喜庆日子,特地把闺女和外孙接回家,共享娘家亲情。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元代的统治者为游牧民族,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居于统领地位,占了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还多。

在我的老家,到处都是羊肉汤馆。乡村里的羊肉汤馆非常简陋,用几根木柱搭起一个棚子,上覆盖上油毛毡,周围用秫秸夹起用泥糊上作墙。门口支上一个大火炉,上面架着一口直径一米,高大约一米五的大锅,炉膛内火焰熊熊,锅内奶白色的汤在“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羊肉汤的香气在乡间弥漫飘洒。吸引的城里人开着小车前来,坐在油漆漆的马扎上,围着地八仙桌子,津津有味地品尝羊肉汤。煮羊肉汤并非多复杂,关键是要选上好的当年小山羊,宰杀后将羊骨头、羊肉放在凉水中浸泡十个小时以上,将血渍等泡出。大锅里加大半锅清水,将羊骨头放入熬汤,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开锅后,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杂质舀出去,这时的汤就比较纯净了。熬汤时候,一定要保持滚沸状态,否则熬出的肉汤清淡不乳白,还要加入适量的羊板油,熬烂熬化,汤汁会更加香浓。羊肉煮熟后捞起来沥干,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水里一氽,再倒入汤碗中,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喝羊肉汤时,可撒上碧绿的香菜,加上少许醋、味精、盐,能吃辣可放上辣椒油。这辣椒油可有讲究,一定要割下羊肉上的羊油,放在锅内炼制,捞出油渣,再放入切碎的红辣椒,炸至香味溢出即可,盛入盆中待用。

“医食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传统,先人们在用羊来满足口腹之需的同时,也不断发掘出了羊肉的药用功效。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记有“当归羊肉生姜汤”能治疗血虚寒疝等疾病。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羊肉甘热无毒。食之肥软益人,治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入伏喝羊肉汤是以食为疗的一大创举。羊在经过春冬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其肉炖出的汤味醇,膳味小。夏日湿热,人们食欲减退,在此时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汤,可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浑身毛孔通透,五脏六腑的湿热、寒气、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身体内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三伏是阳气最旺的时候,外面的阳气也在进入身体,使经脉畅通,体内各系统能良好的循环,身体就会健康。羊肉本身就有滋补作用,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等功效,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作者:郑学富,鱼羊秘史签约作者,文史学者。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