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评阅历史 / 帖子详情

一次“尊老捡鞋”,成就了史上千古第一谋臣

发表于:2017-07-18 20:10 [ 只看楼主] 3868 0 0

一次“尊老捡鞋”,成就了史上千古第一谋臣

当看到大汉第一谋臣,相信大家都已经猜的出是谁,那就是汉朝第一谋臣张良。

张良最初被刘邦封为“万户侯”(古代最高的侯爵),但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因此明哲保身,拒绝接受万户的封赏,只求做一个小小留侯。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他的祖父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曾在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当过宰相。父亲张平,又在韩釐王、悼惠王两朝当过宰相。韩悼惠王二十三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张良年岁小,没赶上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里还是很富裕,有奴役三百人。但当他弟弟死时,在葬礼上他却一切从俭,而省着全部财产来寻找刺客,准备刺死秦始皇,为韩国报仇。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在韩国相继做过五朝宰相。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张良在博浪沙刺秦王,结果功败垂成。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对张良此人应该有所了解,刺杀秦王失败之前的张良就是个官四代,有钱、潇洒、博学、知礼(曾经到淮阳学过礼)、鲁莽、满脑子家仇国恨、做事冲动等等,这些都是官后代都具备的,惟独张良没有了权利。他最恨秦王的不是始皇的暴政,而是始皇帝使他丧失了官后代的一切特权。这时的张良便是如此。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会骂人,因为张良在大家眼中是完美的。但,事实善于雄辩,《史记》的记载确实表达了这样的一个张良。

当刺杀秦王失败后,张良改名换姓逃至下邳。这一逃不要紧,逃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谋士。下邳是张良一生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大福利。

张良在下邳遇见自己的恩师黄石公,与他的恩师在下邳上演了一场千百年来被大家称颂的“圯上授书”(又称“张良受书”、“圯上敬履”),这段故事不再重复,但其中张良的思想变化描述的一段就很有必要说一下:“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挺着身子久久跪着给他穿上鞋。”这其中两个关键之处:“竭力忍住气”和“挺着身子久久跪着给他穿上鞋”。这两点再次说明张良这个官后代的思想意识,长这么大恐怕没人命令过他这样做,但张良是知礼懂礼之人,他选择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了黄石老人要求的事。之后也很耐心的在桥上等黄石老人,最终黄石老人将其毕生所著:《素书》《黄石公三略》《青囊经》(《青囊经》有两种,一种是这里的风水典籍,一种就是后来的医术。)

《素书》讲的是通过为人处世之道来做到谋己、谋人、谋天下;《黄石公三略》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兼采众家之长,而又自成体系,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从战略上论兵的兵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它重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将帅应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对将帅的要求,较之先秦的《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有了很大提高且也更加全面;《青囊经》风水奇书,汗牛充栋,上中下三卷,全文仅四百一十字,博大精深、简洁明快、直言学理,而不故弄玄虚。郭璞得之,撰写《葬书》而常引用其文;杨筠松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著;曾文迪《青囊序》亦是阐发其文;蒋大鸿撰《地理辨正》,将《青囊经》列为“首经”,注文虽长,尤难尽其底蕴。但不知《四库全书》为何没有收集此文。

此后,张良读完三本书之后,从一个只想杀秦始皇报仇的鲁莽官后代变成了一个心怀天下,能够谋己、谋人、谋天下的中国历史第一谋士,大汉第一谋臣。

张良是众多六国官后代的佼佼者,本来不名一文,但运气使他获得了其他人没能获得的典籍,因此继续让他的张家名流千古。

最后再次感谢盗墓贼,在五百年后盗了张良墓穴,使得《素书》和《黄石公三略》重见天日,可惜的是《青囊经》这本史上仅次于《易经》的风水奇书原著本,与后来华佗的医学巨著《青囊经》的结果一样,下落不明,实在可惜。

每天接收精彩好文,欢迎订阅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dijiuwenhua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