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页 / 奇智论 / 帖子详情

你连音乐都不听 难道会听AI生硬的电子合成音?

发表于:2017-09-01 11:48 [ 只看楼主] 4922 0 0
在互联网的很多细分领域,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扫码付款成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动作,而各种披着共享经济外衣的租赁服务则是互联网扩张势头的一个明证,除此之外中国还孕育了最多的手机品牌。
但有一个领域例外:智能音箱。
这并非是说国内智能音箱的创业企业稀缺。相反地,绝对数量上一点都不少,只不过市场容量跟人口基数并不相匹配,甚至还没享受繁荣就开始走向智能手表一样的下场。
常被引用的一组数据是,Echo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销量超过 1000 万台,海外市场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2017 年将会有 200 万台智能音箱进入中国市场,而美国则有 1400 万台。相形之下,亚马逊 Echo 的成功令人眼红。中国版亚马逊 Echo 依旧踪迹难觅。
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解释了这个现状:
在智能之,你用音箱的习惯吗?

先回想一下,你一周会用几次家里的音箱?蓝牙、WiFi 类的无线音箱,智能音箱,大大小小的能出声的都算?
或者再问一句,你有音箱吗?
别告诉我,你买智能音箱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家里的各种电器。在目前阶段,换一整套家电的成本要远高过音箱本身,除非你和我那位拥有13套学区房北京土著同事一样,立志集齐市面上所有智能音箱。
对亚马逊 Echo 用户的调研也印证了上面的结论,它所精通的 7000 余项技能中, 播放音乐的需求高居第二位,仅次于常规的天气、新闻等信息检索功能,超过一半的用户会拿它听音乐。这也是众多智能音箱发布时必定会演示的一项功能。
无论从功能定位还是市场规模上来讲,音箱都是消费电子行业里一个比较小的细分品类,小到没几个调研公司会给它出报告,小到预测第二年销量需要参照PC 的出货量,一句“国内多媒体音响生产还主要以电脑的外围设备为主”道出了它的地位。
来自中国电子音响协会的报告显示,2018 年国内多媒体音响产值规模将达到 293.71 亿元,更高端一点的组合音响及家庭影院试产规模则会达到147.56 亿元,两者合并的规模约为 450 亿元。
而全球电子音响的市场规模接近 5000 亿元。当然中国电子音响产品的整体产值还是很高的,约占全球的 60%,只不过大部分都用来出口了,2015 年产值为 2808 亿元,其中出口额 301亿美元。

以数字音乐的消费情况来计,受盗版问题和付费习惯的影响,录制音乐的收入从未进入全球前十。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的最新《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16年录制音乐在中国的收入增长 20.3%,流媒体上升了 30.6%,排名从 2015 年的第 14 位升至第 12 位。
有电影和游戏的先例,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2016 年票房收入 440 亿元,而在2002 年票房收入才仅有 10 亿元。曾经谈游戏色变的中国近来也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游戏市场,连发誓不碰游戏的阿里巴巴都想进来参一脚。
但是又有多少智能音箱的创业者能等到国内用户数字音乐消费习惯养成的那一天,而且真等到那一天,为什么不选购 BOSE、B&O、Sonos这些专业音响品牌?

苹果把 HomePod 定义为主打音质的家庭音乐扬声器。
连苹果都清楚,AI是锦上添花,音乐才是王道
智能音箱的相关文章下面,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评论:支持网易云音乐的话,可以买一个试试。
市场初期阶段,打动用户的可能并非新奇的功能,而是在满足固有需求的同时还能提供点新玩法。
即便看衰智能音箱的文章比比皆是,这个市场还在持续迎来新的玩家。比如苹果,它是科技巨头中最后一个入局的,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WWDC)上公布了HomePod,2017 年年底上市,可惜中国无缘首发。
HomePod 的定位是“家庭音乐扬声器”,其次才是略显冰冷生硬的人工智能。苹果近两年在扬声器上进步明显,尤其是 iPhone 7 Plus 的双扬声器和 iPad Pro 精密的四扬声器系统,这一次,它把这些技术带到了 HomePod 上。大尺寸低音单元,低音效果清晰浑厚,还有七个定制的波束成形高音单元,带来纯净的高频音效和优秀的方向控制力。
HomePod 对音质的追求是苹果官方反复传达的信息。它的定价也体现了产品的定位,349 美元,比 Google Home 贵 220 美元,是亚马逊Echo 售价的两倍,比美国市场上最好的无线音箱 Sonos Play 3 还要贵 50 美元。

出门问问的智能音箱 TicHome。
近期入局的另一个玩家则是中国的一个创业团队。8月 24 日晚,做人工智能起家的初创团队出门问问(Mobvoi)正式发布了旗下的智能音箱产品——问问音箱 TicHome,并开始在淘宝众筹,起售价 649元。而它也是为数不多同时做智能手表和智能音箱的团队。
说到出门问问,免不了要提一下它的背景。创始人李志飞的上一份工作是 Google 研究科学家,也是 Google 翻译团队的重要成员,开发了被很多主流机器翻译系统采用的开源软件 Joshua,在自然语言处理(NLP) 方面已成为一位顶级专家。
2015 年,出门问问收获了来自 Google 的直接战略投资,与 Google Assistant 语音助手合作 Tichome mini 音箱,在 2017 年度的 Google 开发者大会上与索尼、LG、JBL、B&O 等品牌短暂地一同亮相。
不同于其他同行,人工智能起家的出门问问首先强调的是它的设计和音质,这一点和苹果如出一辙。设计自不必说,没几个人愿意把一个没有品质感的廉价玩具摆在家里。

亚马逊 Echo 最常用的功能统计。
李志飞坦言,出门问问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很难去开创一个新品类。尽管 2012 年进入人工智能行业并不算晚,也一直都有规划做相关的落地产品,但商业逻辑和产品策略上还是要跟着 Amazon、Apple 这样的公司走。
这或许能解释出门问问以音质和设计切入智能音箱的姿势,总计 50W 的输出功率、Peerless 的喇叭、500cc 的音腔,还有来自丹麦面料供应商kvadrat的羊毛混纺面料。当然最终的音效如何还要后续体验,至少姿势对了,虽然出门问问花费了半个多小时演示产品多轮对话能力,并用详细的图表与同类产品对比唤醒率和唤醒次数、端到端响应时间和准确率。
在多数人工智能还停留在人工智障阶段的时候,拥有悦耳的音质才能保证用户在新鲜感退却之后依然会被偶尔记起,下班回到家,掸一掸覆盖的灰尘,freestyle、喊麦、抖音或者是深情款款的广场舞曲一样来一段。
这一点上,我对出门问问的 TicHome 会更乐观一点,至少它还是个好看的音箱,底部的枫木材质和上层裹着的羊毛材料。前提是音质够好。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如此期待苹果 HomePod 的原因。

亚马逊 Echo 家族产品
智能音箱有成功的机会吗?
肯定有。
回想一下,你有多么抗拒手动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设置闹钟、填写日程,或者是搜索明天去上海的高铁票,除了懒癌上身、被琐事耽搁,使用了数年的智能手机,继续靠触摸输入文字实在有点缓慢。
从遥远的 1993 年第一台带触摸屏的手机 IBM Simon 问世算起,人类花费了二十余年的时间完全习惯了触摸屏,并在数英寸的玻璃屏幕上键字如飞。
距离新的交互形式出现也不远了,也可能就像亚马逊 Alexa 和 Echo 首席布道师 Dave Isbitski 和众多智能音箱创业者所坚信的那样,“声音是新的 UI。”
“全球首个可跨场景联动的个人虚拟助理”,出门问问创始人兼 CEO 李志飞说的给 TicHome 加了一个长长的定语。
不过很形象地阐述了 AI 在未来会怎样渗透到你生活的角角落落,出门问问也是目前来看为数不多在多个场景都有产品的企业,戴在手上的智能手表、车载的问问魔镜,再加上放在家里的 TicHome,每个产品可以无缝同步你在各个平台上的信息。
这同时是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场景,只是略为遥远罢了。但如果当下连一个音质好、设计漂亮的音箱都做不好的话,也就没必要强行 AI 了。

(责任编辑:徐立梅 HT001)
  • 点赞  0
  • 收藏
  • 扫一扫分享朋友圈

    二维码

  • 分享

全部回复 (0) 倒向排序

课程推荐

社区热门帖